本文内容:
除草劑防除農田雜草的使用方法很多。按除草劑的噴灑目標可分為土壤處理法和莖葉處理法。按施藥方法又可劃分為噴霧法、撒施法、潑澆法、甩施法、塗抹法、除草劑薄膜法等。一、土壤處理法1.播前土壤處理 作物種植或移栽前用除草劑處理土壤。(1)播前土表處理 作物種植前將除草劑施於土壤表面。例如稻田插秧前施用除草醚或五氯酚鈉於土表防除雜草。蔬菜等移栽前施用異丙甲草胺等方除雜草。(2)播前混土處理作物種植前施用除草劑於地表,並均勻地混入淺土層中的方法稱播前混土處理法。根據經驗,用圓盤耙交叉耙兩次,耙深10cm就能將藥劑均勻地分散到3~5cm的土層內。當藥層內的雜草萌發或穿過藥層時,則雜草吸收藥劑而死亡。這種處理法的特點是:①能夠減少易揮發與光解的除草劑的流失;②能殺死土壤深層萌發的雜草;③受土壤墑情的影響小采用播前混土處理也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首先是藥劑如果混入種子層內,降低了藥劑的選擇性,要求所用的除草劑必須具有足夠的選擇性,否則會出現藥害。其次是當除草劑從表層被分散到較深土層後,不一定能增加除草效果,有些除草劑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土壤中的藥劑濃度被稀釋而降低了藥效。2.播後苗前土壤處理作物播種後尚未出苗時處理土壤,稱播後苗前土壤處理或苗前土壤處理。苗前土壤處理可以應用選擇性除草劑,如西瑪津與莠去津用於玉米田。但大多數情況是利用土壤位差等的綜合選擇性,達到安全除草的目的。供土壤處理用的除草劑必須具有一定的持效期,才能有效地控制雜草。落於土壤立即鈍化或降解的除草劑如敵稗、草甘膦等莖葉處理劑,則不宜做土壤處理劑。3.苗後土壤處理作物生育期處理土壤或移栽緩苗後處理土壤,稱為苗後土壤處理。例如稻田插秧後雜草尚未出土或處在幼苗期施用丁草胺或禾草丹。為了減少藥劑附著在水稻上,常采用顆粒劑或藥劑混以濕土撒施,從而避免產生藥害。一些移栽蔬菜在緩苗後使用異丙甲草胺控制未出土的雜草等。但該種施藥方法必須註意:①在作物緩苗後施藥;②所選用的除草劑必須對作物苗期安全或采取適宜的施藥方法;③雜草尚未出土。二、莖葉處理法將除草劑直接噴灑到生長著的雜草莖、葉上的方法稱為莖葉處理法。1.播前莖葉處理在農田尚未播種或移栽作物前,用藥劑噴灑已長出的雜草。通常要求除草劑具有廣譜性,藥劑易被葉面吸收,落在土壤上不致影響種植作物。但這種施藥方法僅能消除已長出的雜草,對後發雜草難以控制。2.生育期莖葉處理作物出苗後使用除草劑處理雜草莖葉的方法稱為生育期莖葉處理。這種方法藥劑不僅能接觸雜草,還能接觸作物,因而要求所用的除草劑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例如2,4-D或2甲4氯防除麥田中的雙子葉雜草,滅草松防除大豆田雙子葉雜草等。莖葉處理法一般采用噴霧法而不采用噴粉法。因為噴霧法使藥劑易附著與滲入雜草組織,有較好的藥效。生育期莖葉處理的施藥適期,宜在雜草敏感而對作物安全的生長階段。如2,4-D類防除雙子葉雜草,春小麥宜在3~5葉期至拔節期前,玉米宜在3~6葉期。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